心理小知识:

心理效应——“毛毛虫效应”

这个效应来源于一个法国昆虫学家做的实验。

(没错,我们心理学就是上通“生物”下通“哲学”左通右通“七七四十九门其它学科”,能用的都来归类)

话说回来,这位名为 “法布尔”的专家。

他有天突发奇想,想着毛毛虫会为了爱吃的食物,而不转圈圈。这不,他把许多毛毛虫就放在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其不远处,撒些毛毛虫钟爱的松叶。毛毛虫一个紧跟一个后面,绕着花盆边缘圈圈走。

这时,“法布尔”就等待着,等着它们幡然醒悟,发现自己饥肠辘辘的虫肚子。可惜,它们就这样绕圈圈饶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结果如何?死了呗!

后来,大家就把这种跟着“前面”的路线走,不愿意改变路线的“跟随者”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这表现形式有多种,我归为两种。

一种,就是盲目信他人,无自己主见;一种,就是盲目信自己过往经验,固执己见。

(哎呦喂,瞧这一说,别人不可全信,自己也不可信也。所以,要辩证呀!辩证不行,诡辩一下总是了得!)

 

我记得,一位毕业的师兄回到学校给我们开了一个讲座,讲座内容倒是忘记一干二净,记得的是他想要创业,问询班里的师弟师妹是否有兴趣实习,然后便提到,公司有想法的人少数即可,大多数要肯做事听话。

我想想这话对于自己而言肯定万分不是滋味,不然也不会记得如此清晰明白。但是,你又很难反驳这样的话语。左思右想也悟不出个所以然。

其实呀,就跟着“毛毛虫效应”一样,领头羊一个剩下就跟着你有饭吃,吃吃;有菜啃,啃啃。最重要就你别想,好好听话做事。公司倒闭了,领头羊还是有一身本领随时翻身,剩下的羊咩咩只能一筹莫展。

这也像“鲦鱼”。它们因为个体弱小所以常群居,并与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尾随其后。转过头想想,我们人类。从古到今还不是如此使然。

在我老家,那生活节奏慢悠悠舒舒坦坦的,大家每天都是“吃吃喝喝”。今天来我家店门吃食物买单,明天我去你家店门吃吃买单,妥妥一条食物链。但是,天天如此就腻歪了。所以,往往就有些年轻人在大城市学个新手艺,就溜达回家开起了门店。

我记得一年就是“手抓饼”风潮。整个镇上,就一家“饼儿”飘飘欲香。每天学生家长手里攒着钱,人群挪挪移移,像在排队又像乱窜。不出半年,镇上好几家“手抓饼”就出台了。虽说前人味道经验足,但也不乏后起之秀有模有样做个“手抓饼”的样子。大家尝尝鲜解解馋,好像也没差。

待到今年回家过年,第一家吃螃蟹的“手抓饼”还在,那曾经后起之秀也留守了一个“手抓饼”还在坚持着。

 

  你问我有什么解决方法没有,我只能说多动脑,多思考。没有内容,就多学习,多看书,多实践……实践不在量,犯错可以有,重要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