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li的背景

Celi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14岁,今年初二,因为情绪长期低落,无法上学,前来咨询。

Celi在老家长大,6岁上小学的时候被妈妈接到深圳。她和外婆的关系特别好,小的时候特别黏外婆,最开始被接到深圳的时候,她还因为和外婆的离别哭闹了好久。

来到深圳之后的生活,对小小的Celi来说并不开心。

一个方面是因为学校环境她不是很适应。

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都特别忙,没有办法陪她,Celi觉得很孤单。在她的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父母早早的离开家,做好早饭放在桌上,晚上回到家没有人,大概7点左右妈妈到家,为她做饭,母女两个人沉默的吃饭,她去写作业,上床睡觉。在偶尔她睡不着的时候,会听到爸爸回来的声音。

对Celi来说,每次考试成绩之后的家长会都让她提心吊胆。在二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她发挥失常了,考得不好,妈妈从家长会回来之后,狠狠的骂了她一通。从那之后,她努力学习,但考试的结果也有好有坏,每次考糟了,妈妈都会说她。

Celi在提到这里的时候,想起来,她的情绪低落,其实起源于去年的期末考试。在考试之前,她感觉自己感到莫名的心理压力,是她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一次。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只是这次妈妈去参加家长会回来也没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一口气,让她感到更大的冲击。

后面再开学,去学校的时候,她只想趴在桌子上,什么都不动,什么都不想。后面被老师告诉给妈妈,她就开始抗拒上学。

2.咨询师眼中的Celi

从Celi的历史上来说,外婆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之前一直为她提供情感支持和联系。但是看起来这段过程中,妈妈和外婆都没有做到必要的工作,使她接受与外婆的离别。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失去”的体验。

来到深圳之后,她没有感受到家里面给予她的欢迎、支持,相反,整个环境显得比较冷漠。爸爸更像是一个隐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得不努力适应这个家,或许在她的潜意识中,过去老家的温暖和现在家里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必须要自己协调这种内在的感受。

后面,她发现,这个家里面学习成绩被放在一个格外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一种衡量她人生价值的位置,考试成绩差了会被妈妈责骂,成绩好了至少妈妈会开心一些。所以慢慢的,她就越来越害怕家长会,所以她一直努力学习,只为避免糟糕的结果出现。

这两个背景构成了她抑郁的内核。

她的抑郁爆发,是因为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妈妈对她否定的态度。

对她来说,她努力想要从妈妈那里得到类似外婆给她的关爱,但是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考试成绩好。但是进入初中之后,学业的难度和压力直线上升,她的无力感增加,这些因素都会使她的抑郁情绪加重。

而妈妈的否定,则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她整个的心理防御系统。自我否定、低价值感、挫败感、抑郁充满了她的内心,使她彻底丧失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3.咨询过程

从总体来说,Celi目前正在处于抑郁中。

从干预的角度来说,有两条线,一条线是Celi,一条线是妈妈。

Celi这条线需要达成两个目的:

其一,使她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的根源,处理与外婆离别时候造成的被抛弃感,还有时刻担心自己会被妈妈放弃的恐惧感,发展出一种合适的和妈妈进行沟通和情感联系的方式;

其二,使她拥有更为健康和更为积极的自我感觉,可以自我肯定,在糟糕的考试结果出现时,不完全按照妈妈的评价标准去思考,更多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妈妈这条线需要达成两个目的:

其一,妈妈需要了解女儿现在正处于抑郁状态,这种抑郁是如何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妈妈的内疚感;

其二,探索妈妈和女儿相处过程中隔阂感产生的原因,并且尝试理清背后的幻想、想法、感受,之后与妈妈一起尝试新的和女儿相处的方式。

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技术包括,针对抑郁的科普教育、自由联想、母亲同步干预技术等。

4.Celi的变化

Celi慢慢的可以意识到,自己面对妈妈的一系列复杂的感受,特别是考试成绩糟糕的时候的妈妈,那种恐惧、对自己的愤怒、对自己愤怒的担心。在咨询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些。慢慢的,她开始意识到,其实那个可怕的妈妈的出现,并不是自己的过错,同时,由于妈妈的转变,她意识到自己并不会被那个可怕的妈妈抛弃掉。她也慢慢的可以理解这种被抛弃的幻想和与外婆之间的离别之间的关系。

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愧疚,这种愧疚从把孩子放在老家就开始了。同时意识到,正因为是这种愧疚感,使她没有办法用一种温情的方式和女儿相处。但是为了帮助孩子,她愿意尝试把这些愧疚感放在一边。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尝试了一些和女儿相处的新方法,收获到女儿较好的回应,因此她也学会了一种新的和女儿相处的办法。

随着Celi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好,Celi在学业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人也开朗了很多,慢慢的,她更多的良好品质发挥出来,在学校里表现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