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不仅被看作是一门技艺,而且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门科学。儿童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希望,要想促进整个人类的进步,除了要研究改善环境的科学以外,还要研究儿童教育方面的科学。
当前,不只是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有关教育的研究兴趣浓厚,父母和社会大众也对教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很多人都知道,现代教育理念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并根据其个性来进行正确引导;第二个原则就是解放孩子。
教育科学已经解决了很多教育上的难题,但是,要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多的障碍和困难需要面对与克服。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问题”总是被作为研究的主题,比如,人们常说“学校问题”“解决问题”“兴趣和能力问题”等。
但在其他一些科学研究领域内却是用“原理”这个词,比如“光辐射原理”“地心引力原理”等。在科学研究中,一般而言,“问题”大多是产生于不明确的和外围的部分,其核心是发现和解决问题。但在具有实验性质的教育方面,若不正视重要的问题,就会背离科学的真意。
如果有人说:“我已经解决了教育上的全部问题,我在人类精神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新发现,我把教育放在了明确、单纯的境地。”人们是不会相信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会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去面对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适应一些为了社会安定而提出的礼教或束缚。
这就是说,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牺牲一点自我。孩子也是这样,进行学习时,他们好像也不得不有所牺牲。不管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快乐地进行学习、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孩子都必须要付出努力。
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自由自在,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要求孩子服从。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很多教育问题的发生。
所谓的教育科学上的改革,最终变成了成人对孩子未来命运的一声声叹息。
当前学校里的教育改革,其实都是一些为了缓和教学顽疾的措施,如重新修改课程表及教育制度、加强孩子的体能运动、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等。
但是,这些所谓的改革方案并没有真正促进孩子的自由发展。不管怎样,在解决教育问题时,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让步和妥协。
当前的教育之路仍是一条死胡同,这一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真正彻底的改革,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教育道路。在其他科学领域中,人们已经研究出了很多有利于人类的发明,但在教育科学领域,我们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领域中,每个研究的项目都只是局限在外在现象的研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用医学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治标不治本”。
在医学上,各种不同的症状,可能主要是由同一个病因引起的。在解除病痛时,如果只是一个一个症状地个别治疗,而不是找出它们的病源,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
举个例子来说,心脏异常可能会引发其他各种身体器官功能的病症,假如我们只治疗其中一个器官的病症,而没有治疗心脏的异常,不设法让心脏恢复其功能,那其他器官的症状还是会继续出现。
再举一个精神方面的例子,如果心理分析师发现,病人出现问题是因为他的情绪和思想观念相互作用,使他的精神无法负担压力。那么,心理分析师就要去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追寻病人潜意识里的病因。
找到病人的主要病因后,心理分析师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之后,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有的病症都会逐渐消失。关于教育上的问题,也类似于以上所举的有关疾病的例子,即它常常是由一个隐蔽、主要的原因而引发的。
我们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一直没有被当今教育体制的“病态程序”所左右,一直向着能揭示教育问题痼疾病因的方向前进。在我们的教育法的引导下,“起因”被克服,“问题”也消失了。
我们发现,所谓的教育问题,尤其是与人的个性、性格和智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其实都源于孩子与成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成人会在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上设置很多难关,这些难关对孩子具有非常大的伤害性。成人在设置这些难关时,总会打着科学和道德的旗号,试图通过操纵孩子的意志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这些严重威胁到了孩子的成长发展。因此,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即父母和老师,往往可能成为最伤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
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不仅影响到教育,也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心态,造成孩子心神错乱、性情异常、情绪不稳定。
就这样,问题从成人传给了孩子,孩子长大后成了有问题的成人,然后又把这些延续给了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形成了世世代代的恶性循环。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第一步绝不是针对儿童进行,而应该针对成人教育者进行。教育者要理清自己的教育观念,抛弃一切偏见,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接下来,教育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的生活环境,提供一个没有阻碍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要符合孩子的内在需求,能让孩子逐步获得解放,能帮助他克服一切困难、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个性。以上这些是奠定成人与孩子新道德的基础。
在我们这里,自从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创造个性之后,我们就发现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安静和平和。
摘录书籍:《发现孩子》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