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对社交焦虑者是这样评价的:社交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体,就像是踏上异乡土地的旅人。他们不懂当地的语言,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
社交焦虑情绪产生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被称作是害羞与社交焦虑的“恶性三循环”理论:
1、“害怕”:当社交焦虑者准备好和别人交往时,内心却充满了恐惧、紧张和担忧,他们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够好,而遭到别人的嫌恶。但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患者,还是准备向外界接触的。
2、“羞耻/自责”:当负面预期和自主观念不断加强,社交焦虑者会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甚至愧疚,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他们的羞耻和自责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他们会认为他人对他们特别轻蔑、苛责。这个阶段的患者,已经不再想去接近他人,典型特征是回避/退缩。
3、“愤怒/怨恨”:羞耻这种情绪有可以减轻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责怪那些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当患者发展出愤怒/怨恨的情绪后,他们将攻击或者指责目标指向外界,开始抱怨别人自私自利。这个阶段的患者,典型特征是攻击/被动攻击。
那么如何缓解社交焦虑呢?
1、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社交情境
社交焦虑者,是可以完全掌控自己行为、生理唤起(比如出汗、脸红等)的。理想社交效果的技能有无数种,我们可以不断地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从而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
2、不断付出努力
想要减肥成功,就要一直坚持身体锻炼和健康的饮食。缓解社交焦虑也一样,需要一直坚持社会适应训练。
要明白,完全根除社交焦虑是一个持久战,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有复发的可能。但是,需要患者正视并努力,才能成功。
林恩·亨德森说过:社会适应模型强调来访者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必须明白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抵达的过程。与其说社会适应训练是一项治疗方案,不如说是一种值得践行的生活方式。
3、在认知观念上做出改变,从而识别和调整负面情绪
大多数社交焦虑者产生社交焦虑的本质来源是患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永远是自己的缺点,不管自己的优点有多闪耀,都选择视而不见。
所以,需要患者改变自己消极、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重新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支持的观念。
如果社交焦虑者想要缓解社交焦虑,需要努力克服以下几点:
1、如果自己的表现稍微有点不足,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2、把一件孤立的消极事件,当做是永远会持续下去的失败模式。
3、过分执着于某件消极事件里的某个细节,然后认为自己的人生很糟糕。
4、即使在自己身上发生了积极乐观的事情,但还是会给自己催眠,让自己支持自己的负面看法。
5、武断地看待他人,认为别人对自己很苛刻,但是从不去查实。
6、自己犯了一个小错误,就会认为它会给自己带来极端糟糕的后果。
以上,是鱼火君为大家带来的缓解社交焦虑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